3月25日,首场“水泥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策宣贯及能力建设大会”在京成功举办。此次大会受生态环境部委托,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主办,北京国建联信认证中心承办。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逯世泽,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副会长刘建华,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特别副会长、北京国建联信总经理武庆涛,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总经济师张昕,金隅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卫东;河北省、山西省、山东省等地方生态环境厅代表;山西省、黑龙江省、河北省等地方协会代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山东省、河南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区域的水泥生产企业(集团)及有关机构的领导和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会议。本次会议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国碳市场的工作部署,全面提升水泥企业参与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能力,帮助水泥企业顺利进入全国碳市场。大会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科技总监、副秘书长石红卫和国建联信认证中心副总经理尹靖宇共同主持。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逯世泽在致辞中对大会的成功举办及各方在气候变化、碳市场工作中的支持表示感谢。逯司长对水泥行业进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相关工作进行部署并提出要求,对水泥企业参与全国碳市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党委常委、副会长刘建华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一直致力于推动建材行业绿色转型,自2016年开始一直协助政府开展全国碳市场相关工作,并制定相关支撑性技术文件。刘会长提出希望广大水泥企业能够通过本次大会尽快熟悉碳市场规则,掌握企业在碳排放核算、数据质量要求、月度存证、履约清缴等方面的相关要求,来提升进入全国碳市场的挑战。
金隅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魏卫东作为企业代表在会上发言。金隅冀东水泥始终将绿色发展作为核心战略,魏卫东总经理分享了金隅冀东水泥在碳排放管理方面的经验与做法,为行业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借鉴。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四级调研员刘文博作《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总体考虑》主题发言,分享了全国碳市场基本架构和建设进展,借鉴发电行业提出水泥行业进入碳市场的有关考虑,并提出下一步的工作建议;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总经济师张昕围绕《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的立法思路、释义以及碳市场制度体系和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进行了详细解读,为参会代表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教授级高工刘淑娟分析了目前水泥行业面临的形势,水泥行业低碳转型的技术路径,并提出水泥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点工作,为行业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操作路径;国建联信认证中心研究评价中心主任李晋梅详细解读了水泥熟料生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及月度存证要求,为行业企业规范碳排放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国建联信认证中心高级工程师方群对水泥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技术指南进行了详细解读,为行业企业提升碳排放数据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
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主任吴海东、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主任张瑶、以及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副部长易欣飞分别就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及系统操作、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填报功能与注意事项、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和配额清缴及系统操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为参会代表们提供了全面的系统操作指导。
在企业实践分享环节,海螺水泥安徽智质公司智能装备事业部总经理陈洋介绍了海螺水泥在碳排放监测方面的实践探索,展示了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成果。北京佳华智联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新峰分享了高新技术如何助力企业管理碳资产,为行业企业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碳排放管理水平提供了新的思路。
大会还特别设置了现场答疑与交流环节。参会代表们积极提出问题,国建联信认证中心研究评价中心主任李晋梅对代表提出的三十多个问题进行解答。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特别副会长、国建联信认证中心总经理武庆涛对大会进行了总结。他感谢各方对此大会给予的支持,高度评价大会的成果与意义,并呼吁全行业共同努力,推动水泥行业低碳转型和绿色发展。
本次会议得到了中国建材集团、北京金隅集团、安徽海螺集团、台泥集团、山东山水水泥集团、亚泰水泥集团、天瑞集团等企业集团的积极响应和参与。